后空翻、打太极、烤面包,人形机器人集体“整活儿” ,你最想带哪款回家?
后空翻、打太极、烤面包,人形机器人集体“整活儿” ,你最想带哪款回家?
登录
后空翻、打太极、烤面包,人形机器人集体“整活儿” ,你最想带哪款回家?
后空翻、打太极、烤面包,人形机器人集体“整活儿” ,你最想带哪款回家?

后空翻、打太极、烤面包,人形机器人集体“整活儿” ,你最想带哪款回家?

正在火热进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 2024)上,人形机器人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。业内熟知的特斯拉、傅利叶、宇树科技、开普勒等明星企业均带来产品展示。

185cm的[]身高、高度仿[]生的躯干构型[],以及原地后[]空翻、稳健上[]下坡、敏捷避[]障等技能,使[]得人形机器人[]展台前吸引众[]多观众驻足围[]观,甚至还有[]不少投资人士[]过来观察赛道[],寻求项目合[]作。

这些机器人不[]仅展示了当前[]人工智能领域[]的最新成果,[]也预示着未来[]的无限可能。[]小编选择了7[]款人型机器人[]进行详细介绍[],它们或背靠[]巨头,或已进[]入量产,一起[]看看你最想带[]哪款回家?

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

擎天柱(Op[]timus)[]是特斯拉开发[]的首款人形机[]器人,搭载特[]斯拉同款的自[]动驾驶软件系[]统和传感器。[]

据介绍,特斯拉二代Optimus在直立行走的基础上,行走速度提升了30%,十个手指“进化”出感知和触觉,无论是轻握鸡蛋和搬运重物时都能做到“游刃有余”。

后空翻、打太极、烤面包,人形机器人集体“整活儿” ,你最想带哪款回家?

去年12月13日,第二代Optimus首次亮相,特斯拉在社交媒体X上放出人形机器人“擎天柱2代”(Optimus Gen2)的演示视频。

特斯拉CEO[]马斯克在今年[]4月的财报电[]话会上披露,[]Optimu[]s目前已经能[]在实验室里执[]行工厂任务,[]并相信到今年[]年底,它将能[]够在真实的特[]斯拉工厂里执[]行任务。

马斯克还称,[]最快可能会在[]2025年年[]底之前正式对[]外销售Opt[]imus。O[]ptimus[]最初的售价将[]在2.5万美[]元至3万美元[](当前约18[].1万元至2[]1.8万元人[]民币)之间,[]并随着时间的[]推移而降低。[]

国内首款鸿蒙操作系统人形机器人Kvavo

Kvavo([]夸父)是乐聚[]公司旗下产品[],也是国内首[]款搭载鸿蒙操[]作系统的全尺[]寸人形机器人[],今年6月在[]华为开发者大[]会上首度亮相[]

乐聚公司现场[]工作人员向T[]echWeb[]表示,Kva[]vo机器人搭[]载了华为盘古[]具身智能大模[]型,相当于机[]器人的“大脑[]”是靠盘古大[]模型,其余的[]软件,包括运[]动控制等由乐[]聚公司自研。[]

Kvavo机[]器人能够实现[]全方位的视觉[]感知,还拥有[]跳跃能力和多[]地形行走功能[]。在大会现场[],Kvavo[]还打了一套太[]极,引发围观[]。目前已经实[]现人形机器人[]小样本下的泛[]化操作,在工[]业、家庭场景[]中展开测试。[]

该工作人员还[]称,“Kva[]vo”机器人[]目前已正式进[]入量产阶段,[]去年底正式开[]卖,至今已经[]售出100多[]台,一台整体[]机器人售价在[]80万元左右[]

全球首款拥有原地后空翻功能的通用人形机器人H1

宇树科技推出[]的Unitr[]ee H1,目前是[]全球首款拥有[]原地后空翻能[]力的全尺寸电[]驱人形机器人[]

这款机器人身[]高约180c[]m,体重约4[]7kg,电池[]容量864W[]h,配备了3[]D激光雷达和[]深度相机,还[]搭载了宇树内[]部开发的M1[]07关节电机[]

据官方介绍,[]H1机器人采[]用先进的动力[]系统,在速度[]、力量、机动[]性和灵活性等[]方面具备最高[]水平,拥有稳[]定的步态和高[]度灵活的动作[]能力,能在复[]杂地形和环境[]中自主行走和[]奔跑。

2023年宇[]树科技发布通[]用人形机器人[]H1,目前售[]价低于9万美[]元。

傅利叶通用人形机器人Fourier GR-1

2023年,[]傅利叶发布了[]首款全尺寸人[]形机器人GR[]-1,并率先[]实现量产交付[]。今年世界人[]工智能大会上[],傅利叶带来[]了全新升级的[]GR-1。

这款机器人高[]1.65米,[]体重55公斤[],全身自由度[]最多达54个[],拥有高度仿[]生的躯干构型[]和拟人的运动[]控制。具备快[]速行走、敏捷[]避障、稳健上[]下坡、抗冲击[]干扰等运动功[]能。

据介绍,傅利[]叶研发团队在[]仿真环境中训[]练GR-1,[]再将训练好的[]模型迁移到现[]实世界。通过[]远程遥操采集[]人类的动作数[]据,用于训练[]和改进仿真模[]型,GR-1[]得以模仿学习[]人类运动,完[]成跳舞、打鼓[]、放置物品等[]日常生活动作[]

傅利叶工作人[]员透露,自去[]年9月公开发[]布后,GR-[]1至今已经交[]付了65台,[]量产了上百台[],到今年年底[],预计还将交[]付更多。

开普勒先行者通用人形机器人K1

开普勒自主研[]发的先行者系[]列通用人形机[]器人,身高1[]78cm,体[]重85kg,[]拥有高度仿生[]的类人形结构[]和运动控制,[]全身多达40[]个关节自由度[]

今年4月,先[]行者K1正式[]发布,其设计[]初衷之一是服[]务于教育科研[]领域。包括作[]为教学辅助工[]具,帮助学生[]更直观地理解[]机器人工程、[]人工智能和机[]械工程等复杂[]概念;以及作[]为研究平台,[]供科研人员进[]行各种实验和[]开发,推动科[]技创新。

目前K1主要[]针对商业和工[]业应用,比如[],它能够在生[]产线上执行精[]确的装配、搬[]运和检验任务[],在仓库管理[]和物流配送中[]能够自主导航[]、搬运重物,[]以及应用在户[]外巡检和应急[]救援领域。

开普勒创始人[]兼CEO胡德[]波向Tech[]Web表示,[]“K1双臂负[]载25到30[]公斤,是全球[]最强的,单次[]充电后,持续[]工作时间可以[]达到8小时。[]预计K1将于[]今年10月开[]始小批量量产[],向首批客户[]交付测试订单[],在实验室测[]试通过之后,[]会正式进入量[]产。”

胡德波还称,[]K1的成本控[]制得很好,目[]前已经可以做[]到3万美元的[]销售价格。

国内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公版机产品“青龙”

全尺寸通用人[]形机器人“青[]龙”由人形机[]器人(上海)[]有限公司自主[]研发,是国内[]首款开源人形[]机器人公版机[]产品。

该款机器人身[]高185cm[],体重82公[]斤,具备高机[]动下肢行走配[]置与轻量化高[]精度上肢作业[]配置,支持快[]速行走、敏捷[]避障、稳健上[]下坡和抗冲击[]干扰等四大运[]动功能。

据现场工作人[]员介绍,“青[]龙”机器人拥[]有高度仿生的[]躯干构型和拟[]人化的运动控[]制,全身多达[]43个主动自[]由度,最大关[]节峰值扭矩4[]00N.m,[]算力支持40[]0TOPs。[]

公开资料显示[],人形机器人[](上海)有限[]公司已获批省[]部级上海人形[]机器人制造业[]创新中心,今[]年5月由工业[]和信息化部授[]牌成立国家地[]方共建人形机[]器人创新中心[]

国地中心研发[]体系总监邢伯[]阳曾表示,智[]能制造将是全[]尺寸人形机器[]人的一个重要[]应用场景,比[]如车辆装配的[]软装上料、下[]料等工作。

达闼双足人形机器人XR4

达闼机器人是[]一家上海本土[]机器人独角兽[]企业,成立于[]2018年,[]背后股东包括[]上海国盛集团[]、软银愿景基[]金、珠海格力[]等。

在本届WAI[]C上,达闼首[]次展出人形双[]足机器人 XR4。这款[]机器人采用女[]性造型,身高[]168cm,[]采用碳纤维复[]合材料打造,[]拥有超过60[]个智能柔性关[]节,能以每小[]时3.5公里[]的速度移动,[]手臂可承载1[]0公斤重物。[]

据达闼工作人[]员介绍,XR[]4的“大脑”[]和“身体”是[]分离的,智能[]计算的“大脑[]”放在云端,[]感知、行动和[]反馈的本体放[]在本地。让人[]工智能做外挂[],去控制虚拟[]的机器人,同[]时让虚拟的机[]器人和实体的[]机器人同步。[]

XR4主要面[]向科研场景,[]预计将会在养[]老健康、立体[]清洁、轻型制[]造、商业服务[]等多个领域得[]到应用,目前[]已经可以轻松[]拿起鸡蛋和纤[]薄的扑克牌,[]也可以双手协[]作完成烤面包[]片、装盘、熨[]烫衣服等精细[]活动。

在展会现场,[]XR4已经开[]启全面预售,[]价格39.9[]万元起。

写在最后

总的来看,本[]次WAIC上[],多款人型机[]器人展示了智[]能化方面的显[]著进步,无论[]特斯拉,还是[]国产厂商。尤[]其国内首款搭[]载鸿蒙操作系[]统的全尺寸人[]形机器人夸父[]的推出,标志[]着我国在人形[]机器人核心技[]术上实现了重[]要突破。

业内人士指出[],鸿蒙系统的[]应用不仅提升[]了机器人的性[]能,还为未来[]人工智能与物[]联网的深度融[]合奠定了基础[]

人形机器人诞[]生40多年,[]前期发展一直[]较为缓慢,具[]身智能是一大[]限制因素。胡[]德波认为,随[]着人工智能技[]术及大模型的[]不断迭代和发[]展,机器人具[]身智能有望得[]到大幅提高。[]

“现在人形机[]器人到了落地[]、批量应用的[]拐点。”胡德[]波表示,“明[]年开始,包括[]特斯拉擎天柱[]、开普勒先行[]者K1会真正[]在一些场景落[]地,甚至比很[]多人预期的会[]快一些。”

宇树科技方面[]也表示,近年[]来人工智能技[]术取得快速进[]步,人形机器[]人可能在1到[]2年内会有一[]些小突破,在[]未来3到5年[]内有望实现突[]破性的质变。[]

目前,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实习、在物流仓储上班的场景,离它们走入寻常百姓家还会远吗?

    版权归属: noBug
    本文链接: https://wucuo.com/post/1755
    相关推荐

    评论区

    提示:本文章评论功能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