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锌财经(ID:xincaijing),作者:陈妍,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。
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,几大电商巨头都不约而同地看中了短剧这块肥肉。
淘宝早在App底部的“直播”板块里,放上了“剧场”的二级入口,里面有大量淘宝独家短剧;今年4月,拼多多在“多多视频”里新增了“短剧”入口,跟“直播”并列;京东也在首页“逛”页面的推荐信息流中,悄悄增加了短剧相关内容。
不难发现,短剧作为一种新型内容形式,在传统电商平台内的权重得到了明显提升。
这背后是,进[]入存量时代后[],即便是淘宝[]、京东、拼多[]多这些业内巨[]头,也不得不[]面临用户增长[]放缓的挑战。[]平台们布局短[]剧,丰富内容[]生态,为的是[]提升用户粘性[]的同时,拉动[]平台产品销量[]。
这是一场不见[]硝烟的暗自较[]量,在短剧这[]片新战场上,[]淘宝、京东、[]拼多多都希望[]能找到新的增[]量。
淘宝、京东,主打品牌定制短剧
虽然淘宝、京[]东、拼多多都[]布局了短剧,[]但三家的打法[]和逻辑还是不[]太一样的。
目前来看,淘宝是在短剧领域投入最大,重视程度最高,布局最专业的平台,暂时走在了其他两家的前面。
它的“剧场”看上去像个短剧版的爱优腾,里面还分成全网短剧热榜、淘宝独家短剧、女频甜剧、男频爽剧精选推荐几个细分类目。
去年12月,淘天集团把淘宝直播和逛逛合并,成立内容电商事业部,由当时的淘宝内容电商总经理程道放统一带队;今年4月,淘宝逛逛联合淘宝短剧推出了一项“百亿淘剧计划”,提供超千万现金扶持、百亿级流量助推,单部投资金额最高达到500万元。
投入那么多资源,淘宝想玩的是品牌定制剧那套。
淘宝一般会和[]品牌商家合作[],根据品牌需[]求和营销策略[],为它们量身[]定制一部短剧[],视频中会上[]线相关产品链[]接,方便用户[]一键加购。看[]似又土又上头[]的短剧,本质[]上是品牌方的[]广告片。
比如珀莱雅冠[]名的《打工吧[]!BOSS》[],讲的是打工[]人和老板互换[]身体,最后霸[]道总裁爱上我[]的故事,剧情[]推进过程中,[]会反复出现珀[]莱雅旗下的各[]款产品,用户[]能边看边点下[]方链接买同款[]。
京东的套路跟淘宝差不多,短剧内容基本以品牌宣传和带货为主。
珀莱雅、韩束[]、C咖这些品[]牌官方号都上[]线了自己的短[]剧作品,剧里[]巧妙植入了品[]牌Logo和[]产品,页面下[]方有商品链接[]和直播链接。[]但京东暂时没[]有专门的短剧[]板块,短剧内[]容会混在信息[]流中,分享给[]感兴趣的用户[]。
值得一提的是,淘宝、京东都在短剧里推出了“搜图”功能。
短剧画面暂停[]后,用户可以[]利用这个工具[]找同款,像是[]女主的穿搭、[]装饰等等。在[]品牌方主推的[]产品之外,平[]台还能借机卖[]其他产品。
这种短剧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,就是带货转化效率比较高。据报道,2023年,淘宝双十一推出的12部定制品牌合作剧,观看人群后链路商业转化率最高达30%。
但同样也因为[]商业味太浓,[]淘宝、京东至[]今没有出圈爆[]款短剧,跟抖[]快这些内容短[]视频平台相比[],还是存在一[]定差距。
拼多多,轻商业重用户粘性
在淘宝、京东[]的衬托下,拼[]多多的打法看[]上去就简单多[]了。
在多多视频里[],有个短剧的[]信息流,点右[]上角有个短剧[]热门榜单,甭[]管是豪门霸总[]、都市甜宠还[]是龙王赘婿,[]都能找到对应[]的内容。
这些短剧也不是品牌定制剧,就只是普通的短剧。
拼多多和国内一些短剧MCN机构达成批量合作授权,很多都是二轮剧。它此前也发布了相应的短剧扶持策略,集均有效播放量小于5万的,每千次播放给5元奖励,最高给到30万;大于5万的,每千次播放给7元奖励,最高给到60万。
所有在拼多多[]上线的短剧,[]用户都能免 费 观 看。
拼多多更像是[]在原本的电商[]App里,新[]插入了一个看[]短剧的App[]。
也因此,拼多多的商业属性更轻,它的短剧内容没有附带的商品链接,也没法识图搜索剧中同款产品,只是将一些商品信息混进短剧信息流中。
一般用户在拼多多上,连续滑动5-8集左右的短剧,就会刷到一条根据算法推荐,带有商品链接的短视频。如果不想买,也可以直接划走,不用强制观看。
拼多多短剧信息流截图
不难发现,相比起提高带货转化率,拼多多在更大程度上,是从提升用户活跃度上考虑的,想要用短剧来培养用户粘性和忠诚度。
在这件事上,[]拼多多有自己[]的先天优势。[]
跟淘宝京东不一样,拼多多最开始从五环外切入市场,走的是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路。因此它可能是国内下沉市场用户数量最多的电商平台。这就跟眼下短剧市场的目标受众高度重合。
也就是说,拼[]多多和短剧的[]结合,一定程[]度上是对市场[]趋势洞察后的[]战略协同。随[]着双方合作的[]深入,平台有[]可能会找到新[]的增长点。
发力内容,补足生态缺口
几大电商巨头[]拥抱短剧背后[],是更深层次[]的流量焦虑。[]
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触及天花板,整个电商行业营收增速放缓,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。新用户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,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都不得不调整策略,从扩张规模转向对用户的深度运营。
电商巨头们卷价格、卷服务、卷产品,花样百出各显神通,最终目的都是寻求“留量”。
跟抖快相比,[]淘宝、京东、[]拼多多都是以[]购物为导向的[]货架电商平台[],用户目的性[]强,效率高,[]但与之相对的[]是,平台内容[]属性不强,用[]户停留时长是[]有限的。回归[]初心,夺回用[]户心智,成了[]眼下几大平台[]布局的重点。[]
因此今年开始[],各大电商平[]台都开始发力[]内容消费赛道[],想要通过内[]容化转型来吸[]引和留住用户[]。
今年4月,京[]东宣布投入1[]0亿现金和1[]0亿流量作为[]奖励,不设上[]限,吸引扶持[]原创内容创作[]者以及高质量[]内容生产机构[]入驻,同时它[]也在筹备头部[]达人的孵化,[]想要培育出国[]民度更高的大[]主播。
再早几天,淘[]宝内容电商宣[]布,今年将新[]增百亿现金、[]千亿流量,用[]真金白银来支[]持主播、达人[]以及内容机构[]。
这其中,短剧[]是电商内容布[]局的重要一环[]。
短剧背后的电商价值不言而喻,对于品牌商家来说,多了一个商品曝光,提高销量的机会;对于平台来说,既提高了用户粘性和忠诚度,也缓解了流量焦虑。
再者,短剧相[]比起直播带货[],成本可能还[]要更低一点。[]毕竟头部主播[]直播间的坑位[]费、抽成和佣[]金,都是不菲[]的开支。
电商平台间的战火仍在不断蔓延,短剧成了新的发力点。
评论区
提示:本文章评论功能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