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良种、引良技,乌镇AI番茄“拼”出圈后火到不够卖
育良种、引良技,乌镇AI番茄“拼”出圈后火到不够卖
登录
育良种、引良技,乌镇AI番茄“拼”出圈后火到不够卖
育良种、引良技,乌镇AI番茄“拼”出圈后火到不够卖

育良种、引良技,乌镇AI番茄“拼”出圈后火到不够卖

“好卖是意料之中,但卖得这么好,真是大惊喜。”从事电商工作多年的曹辉不是第一次在线上卖农货,但不足三个月就把产品“打爆”了却着实是第一次。

这是一种个头比圣女果大,但又比普罗旺斯西红柿小的中型番茄,目前市面上并不多见。前些年,曹辉与同事李斌去田间地头推广这一全新品种时,吃过不少村民的“闭门羹”。年长的农户半信半疑,新品种一定好种吗?

这是农业科研从“象牙塔”走向大市场的关键问题之一。过去8年,李斌所在的浙江道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道济农业”)年均试种逾百种番茄,在不同季节、不同地域观察、记录这些作物的生长表现,最终筛选出“综合性能”优异的新品种“嘉红100”。

去年5月,“浙江农业之最”自2007年创建以来首次在省内举办“番茄王”擂台赛,“嘉红100”一举拿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等奖、综合品质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三项奖项。今年,该品种又入选“2024年浙江十大优秀番茄新品种”。

即便是千里挑[]一的“冠军品[]种”,不少种[]植户依然心怀[]顾虑,好品种[]一定好卖吗?[]直至看到“嘉[]红100”在[]拼多多上供不[]应求,他们吃[]下了一颗“定[]心丸”。

“国内有很多[]蔬果新品种,[]但真正推广量[]产的新品种很[]少。”曹辉说[],“我们不想[]让好品种‘沉[]睡’在抽屉里[],而是真正种[]到地里,卖到[]全国性的大市[]场上,造福消[]费者和种植户[]。”

智慧农场选育“冠军品种”

“嘉红100[]”最初是在5[]G温室里长大[]的。这座位于[]浙江乌镇国际[]互联农业博览[]园(简称“博[]览园”)的植[]物工厂里,温[]、光、水、气[]、肥……每个[]因子都被设置[]成了作物喜欢[]的“打开方式[]”。

比如光照,简单晒个太阳是不够的,先进的可变式补光灯装置会对照作物生长所需的最佳“光配方”,在当日日照情况的基础上,针对性地“开小灶”——补光的精准度细致到具体的光谱、时长,等等。

不仅如此,温室里还有“宿管”忙前跑后。这是一种形似小坦克的全场景数据采集机器人,负责检测、收集各类环境数据。例如,它自带的“探针”装置,扎入土壤几秒钟,就能检测出土壤中氮、磷、钾等元素的含量。

育良种、引良技,乌镇AI番茄“拼”出圈后火到不够卖

玻璃温室内的全场景数据采集机器人正在作业。周良

基于这些数据[],生长中的番[]茄“每天吃几[]顿、每顿吃多[]少”都被安排[]得明明白白。[]“技术人员根[]据土壤的肥效[]数据调配水肥[]养料,再通过[]水肥自动一体[]化系统实现精[]准的植保灌溉[]。”李斌说。[]

得益于物联网[]与5G技术的[]应用,无论水[]肥供给、补光[]策略、温湿度[]调节还是其他[]日常种养操作[],李斌只需通[]过一部手机就[]能查看每一株[]作物的长势,[]跟进园区管理[]。而这种不受[]限于自然条件[]的种植模式不[]仅能让作物更[]好地表现品种[]特性,也大大[]提升了育种效[]率。

2018年,种了10年番茄的道济农业创始人来到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乌镇,投建了这个博览园,次年又在园内落地了全国首个5G农场。这个“希望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”的故事甚至还登上了新闻联播。

育良种、引良技,乌镇AI番茄“拼”出圈后火到不够卖

选育“嘉红1005G无人农场。树森

科技感拉满的[]5G农场,除[]了常规的作物[]生产,更重要[]的一项工作是[]新品种的筛选[]与研发。据介[]绍,博览园内[]保存着300[]0多个茄果种[]质资源样本,[]园区四个占地[]1023亩的[]大型玻璃温室[]每年会试种上[]百种番茄,试[]种品种主要来[]源于公司自主[]研发以及山东[]省农科院、浙[]江省农科院等[]科研院所。

近些年,经过[]反复地筛选,[]个头不大不小[]、颜色正红、[]闻起来有橘子[]的香味,咬下[]去番茄本味浓[]郁的新品种“[]嘉红100”[]脱颖而出。

此后,“嘉红[]100”走出[]这个高科技植[]物工厂,作为[]种子选手被送[]往全国各个条[]件不同的种植[]基地,从连栋[]棚到棉被棚再[]到大田,广泛[]试种。

可喜的是,“[]橘生淮南则为[]橘,生于淮北[]则为枳”的情[]况并没有出现[]。无论西北沙[]漠,还是江南[]水乡,这种番[]茄都能保持相[]近的口感和不[]错的产量。不[]过,一方水土[]养育一方蔬果[],宁夏等地种[]不出浙江的深[]红,反而呈现[]一种独特的深[]粉;浙江的炎[]炎夏日会抑制[]果子的生长…[]…而这些问题[]又成了研发人[]员跟进研究、[]攻坚的新课题[]

重新定义一颗好番茄

李斌们的努力[]是为了寻找一[]块更“硬核”[]的番茄“芯片[]”。

公开数据显示,中国是世界番茄产量最大的国家,2020年的番茄产量为6515万吨,接近全球番茄产量的1/3。过去数十年,国内市场流通的番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。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,番茄等蔬果产品需要充分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,才能顺利出村进城。这让国人看到了耐储运、高产量的番茄育种的重要性。而耐储与风味很难兼得,于是,番茄的风味在育种层面或多或少被牺牲了。

“正因如此,我们一开始的品种筛选导向就是希望找回小时候的番茄味。”李斌认为,当国内农产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,营养和健康需求导向更加明显,风味番茄的赛道缺少代表性的品种。

所谓风味番茄[],直白的解释[]就是好吃、番[]茄味足。“不[]过,种过番茄[]的人都知道,[]好吃的番茄容[]易裂。所以,[]如果能找到既[]好吃又不容易[]裂的果子,那[]就成功了一半[]。”李斌说。[]

因此,裂果率[]和抗病性被他[]们看作是衡量[]“好番茄”的[]重要指标之二[]。裂果率决定[]了产品的整体[]品相以及经济[]效益的下限;[]而优越的抗病[]性则意味着可[]以减少农药使[]用,保障食品[]安全的同时降[]低农户的种植[]投入。两者都[]与经济效益紧[]密挂钩。

除了风味佳、不易裂、能抗病,一颗“理论上”会成功的番茄新品种,还必须具备广泛的种植适应性,能在尽量多的区域实现高产。如此,它才具备更大的联农共富价值。

育良种、引良技,乌镇AI番茄“拼”出圈后火到不够卖

博览园内的茄果种质资源样本墙。树森

在“既要、又[]要、还要”的[]严苛要求下,[]李斌说,他们[]每年放弃的品[]种至少40-[]50个,“都[]被扼杀在科研[]与产业之间的[]鸿沟里”。不[]过,“嘉红1[]00”的各项[]表现相当突出[]

博览园经常需[]要接待各地的[]游学、考察乃[]至采摘团队,[]在大规模的试[]吃活动中,“[]嘉红100”[]的颜值、口感[]和风味都广受[]好评。“所有[]试种品种中,[]它不是最甜的[],但酸甜比特[]别好,番茄味[]很足,而且果[]型端正,几乎[]没有裂果,也[]很少发生病害[]。”曹辉说。[]

在去年“嘉红100”摘得中大果型组别“番茄王”荣誉的“浙江农业之最”番茄擂台赛上,大赛评委、浙江大学教授汪炳良表示,甜度不是唯一标准。“判断一个番茄好坏,首先外形没有裂果和病斑,大小要差不多。此外,番茄味、酸甜可口、外皮不起渣,这些都是评价好番茄品质的指标。”

从寂寂无名到[]“冠军品种”[],这是一个国[]产新品种在专[]业舞台上的自[]我证明,也是[]李斌口中的“[]成功了一半”[]。而更重要的[]“另一半”则[]是如何让优质[]品种在全国性[]的大市场中发[]挥示范引领作[]用,让科研成[]果在田间地头[]实现更大的价[]值。

市场转化的“试验田”

“这个番茄太好种了”。台州人老余种了40多年番茄,去年底试种“嘉红100”后,他感慨道,这个品种的抗病性比其它番茄强很多,节省了大量的种植精力。如今,老余的“嘉红100”种植面积已拓展到50亩。

育良种、引良技,乌镇AI番茄“拼”出圈后火到不够卖

逐渐成熟的“嘉红100”树森

老余是少数敢于吃螃蟹的人。在推广种植初期,被农户拒绝对李斌与曹辉来说是常事。事关生计,大多数农户是保守的。而说一千道一万,都比不上让他们看到一个爆款链接。

为了打开销路[]、提升知名度[],道济农业打[]造的番茄品牌[]“CWE番”[]于去年12月[]入驻拼多多,[]主销“嘉红1[]00”番茄。[]此前,这些果[]子主要依托线[]下高端商场以[]及朋友圈口口[]相传进行销售[],不仅客户群[]狭窄,而且人[]工归集零散订[]单时难免发生[]少发、漏发、[]发货不及时等[]失误,影响消[]费体验。

“过去,我们[]更多面对的是[]浙江本地市场[],而接入拼多[]多后,这个全[]新品种才彻底[]掀起了‘红盖[]头’,直面全[]国消费者。”[]李斌说。

“嘉红100[]”的知名度不[]高,但均价不[]低,如何精准[]定位目标客群[],让消费者接[]受并信赖这一[]新品种成了需[]要解决的核心[]问题。为助力[]科技成果加快[]向现实生产力[]转化,在了解[]“嘉红100[]”的优势和品[]质后,拼多多[]相关工作人员[]主动联系到曹[]辉,帮助店面[]优化了商品链[]接,从品牌打[]造的维度优化[]展示页面,并[]通过“百亿补[]贴”等平台资[]源的倾斜,迅[]速提升了“嘉[]红100”的[]曝光度。

受益于农产品[]零佣金的惠农[]政策以及平台[]对科研农产品[]的精准扶持,[]“嘉红100[]”在入驻拼多[]多两个多月的[]时间内便创下[]了销售佳绩。[]“我们起初担[]心卖不出去,[]想把拼多多当[]作一块试验地[],半年之内达[]到日销100[]0斤就算‘达[]标’,出乎意[]料的是,在平[]台的帮扶下,[]我们精准找到[]了目标客群,[]两个月不到,[]链接就突破了[]日销1500[]斤,直接奔着[]‘优秀’去了[]。”曹辉说。[]

在商品评论区,不少消费者留言道“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番茄”“番茄味很浓,像小时候自家种的”……“目前我们的售后在3%左右,在蔬果这个品类中属于非常不错的水平。”曹辉说,市场的反馈也很好地证明了当初在选育阶段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。

由于“嘉红1[]00”销售火[]热,为了确保[]不断货,李斌[]正着手将种植[]基地从数百亩[]拓展到上千亩[],在新疆、东[]北以及江浙沪[]更多的地区投[]建基地。“东[]北有3个基地[],8月就能下[]果;等到9月[],新疆基地也[]能下果了,而[]明年,我们可[]以做到全年稳[]定供应。”曹[]辉说。

越来越多农民[]加入了“嘉红[]100”的种[]植行列。据李[]斌介绍,“嘉[]红100”目[]前在全国的推[]广种植面积已[]有约1.5万[]亩,农户种植[]意愿高。例如[],在新疆,该[]品种的地头收[]购价格可以达[]到每斤8-1[]2元。“同个[]时间段,菜番[]茄的收购价一[]斤最多块把钱[],而优质的小[]番茄也就两三[]块钱一斤”。[]

“在拼多多平台的成功让我们对‘嘉红100’这个品种信心倍增。除了鲜食番茄,我们还计划做精深加工产品,比如番茄酱、番茄牛腩、番茄炒蛋、番茄饮品等,从初级农产品到精深加工农产品,围绕‘嘉红100’把整个链条做深做透。”曹辉说。

    版权归属: noBug
    本文链接: https://wucuo.com/post/2099
    相关推荐

    评论区

    提示:本文章评论功能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