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: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?
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: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?
登录
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: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?
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: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?

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: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?

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新榜(ID:newrankcn),作者:云飞扬1993,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。

重生归来,我成了绝世神豪,美女总裁跪求复合

新婚之夜,帅[]气王爷强制爱[]上小娇妻,1[]胎5宝

短剧爆火的同时,幕后的短剧平台也慢慢浮出水面。目前在业内,九州、花生、点众、容量、剧点、麦芽等几家头部短剧平台几乎贡献了大部分爆款短剧

正是在他们的操盘下,编剧、演员、导演,以及版权公司、制作公司、投流公司聚集到一起,让几万字的剧本变成100集的短剧,最终出现到观众面前。据业内人士爆料,目前业内的充值天花板《无双》的累计充值超2亿元。

官方数据显示[],2023年[],快手短剧日[]活跃用户数2[].7亿,抖音[]短剧日活跃用[]户数1.5亿[]。保守估计,[]目前短剧用户[]规模至少在3[]亿以上。此前[]曾有业内人士[]估算,短剧的[]付费用户数在[]2亿左右。

短剧爆火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这门生意赚钱吗?好做吗?

近日,新榜编辑部独家对话了剧点短剧副总经理刘羽砚。剧点短剧是业内头部短剧平台,2023年累计出品100多部小程序短剧,其中充值破千万小程序短剧超30部。借着刘羽砚的平台视角,想必能解答大家对短剧的一部分疑惑。

*以下由刘羽砚的讲述整理而成,有删减,内容经受访者确认。此外,「新榜短剧大会」将于4月23日在上海光大国际大酒店举行,刘羽砚将作为嘉宾出席演讲,欢迎扫码报名,来现场共探短剧风口:

“下沉是对短剧用户的偏见”

掌中云之前是做新媒体小说的,短剧成了风口后,王总(掌中云创始人之一王树波)觉得短剧的经济效益不错,就在2022年8月立项做短剧,后来逐渐独立成单独厂牌“剧点”。那个时候,王总是第一负责人,主抓短剧业务,我是内容中心负责人,主要负责内容和拍摄。

我是2022[]年10月加入[]剧点的,在这[]之前,我主要[]在做网剧,所[]以一开始我还[]是传统影视的[]思维,对新媒[]体内容没有任[]何概念,也看[]不懂短剧。不[]知道怎么拍,[]怎么变现,也[]不知道谁在看[],为什么喜欢[]看。一切都没[]有概念。

进公司后,我先拍了两部女频剧,基本上全亏。我觉得可能是我对女频剧感知能力不强,所以又做了一部战神剧,2023年春节上线,充值近400万元,这部剧赚到钱后,才算慢慢找到点感觉。等到了我的第五部戏《龙王令之陈平殿主》,终于成了现象级爆款,累计充值破亿。

我觉得短剧和[]网文的逻辑差[]不多,所以我[]是通过和公司[]的网文大神、[]编辑的大量交[]流,结合我以[]前做传统影视[]内容的方法,[]逐渐形成了自[]己的一套短剧[]打法。

在我看来,做[]短剧一定要想[]各种办法感知[]兼容用户的情[]绪。你不把自[]己代入用户,[]是没办法做好[]内容的。根据[]我们的平台数[]据,短剧用户[]中男性一般在[]30-60岁[]之间,女性一[]般在35-5[]5岁之间,广[]东、浙江的付[]费人群最多。[]

短剧能爆红是因为契合了人性最基本的诉求。

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: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?

刘羽砚对于小程序短剧类型的部分总结

以男频剧为例[],刚入行的时[]候,我也不明[]白战神剧里的[]主角为什么明[]明像大将军一[]样厉害,却一[]直在一些婆婆[]妈妈的事情上[]打转。后来我[]才知道,主角[]是战神只需要[]交代一下就好[],“你不知道[]我厉害,但其[]实我很厉害”[]才是战神剧的[]精髓。

一开始我觉得这样挺俗的,但后来觉得,相比短剧,长剧不过是穿了一件华丽的衣服,很多内核是相似的。像《雪中悍刀行》,虽然表达形式更高级,演员更有质感,但内核还是爽文逻辑,拍成短剧其实就是《家父镇北王》。

扮猪吃老虎、美女,这是男频剧最基本的卖点和逻辑,脱离这两个东西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。所以你会看到,男频剧的男主大多很普通。我们的工作就是让他们逆袭,让代入男主的观众圆梦。

相比男频剧,[]女频剧对服化[]道的要求会更[]高。举例来说[],在男频剧,[]两个演员在谈[]1亿甚至10[]亿的生意时,[]只要演员的表[]情够夸张,信[]念感够强,男[]性用户就会相[]信,一般不会[]在意场景道具[]是否廉价,但[]女频剧不行,[]因为女性用户[]比男性用户更[]细腻,她们需[]要一种浪漫的[]氛围,必须有[]丰富的细节才[]能代入自己的[]情绪。

让女性用户喜欢相对比较难,因为女性的喜好范围太广了。如果非要细分的话,女频剧最大的类别是虐恋和甜宠,后面出现的萌宝和大女主复仇,本质上也是虐恋、甜宠的衍生。

虐恋主要是已婚女性在看,内核是“老公抛弃了我,但最后他一定会后悔,一定会浪子回头”,追妻火葬场对女性是有一种爽感在的。

据我观察,大[]部分中国女性[]还是很传统的[],当她和老公[]的婚姻关系处[]理不好的时候[],不会想着把[]这个男人换掉[],而是希望这[]个男人有一天[]能变好。

“你有一天会[]发现我的好,[]你身边的狐狸[]精都是为了骗[]你钱”“虽然[]老公对我不好[],但最后会发[]现是他误会我[]了”……

在虐恋剧里,你会发现所有反派都非常有心机,女主则是淳朴、可爱、没有攻击性、很有亲和力的形象。女主要好看,但不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好看,这样女性才能代入。

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: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?

刘羽砚总结,女性大多不喜欢冰美人、御姐形象,而是更喜欢徐艺真这类没有攻击性的女性形象

从琼瑶剧到《[]回家的诱惑》[],其实主题都[]是女性希望老[]公能意识到自[]己的好,现在[]只不过是在短[]剧里进行了重[]新表达。《顾[]少的隐婚罪妻[]》里男主为了[]追女主手都断[]了,这对女性[]用户来说就是[]爽感。

很多人说虐恋[]不行了,其实[]不是虐恋不行[]了,而是虐恋[]的形式变了。[]先虐身再虐心[],然后身心一[]起虐。虐的越[]狠,后面追妻[]的时候越爽。[]

甜宠主要是小女生在看,内核很简单,就是“霸道总裁爱上我”。“我这么普通又这么不好看,但我的高富帅男朋友不理身边所有人,就只爱我一个”,这是甜宠的精髓。

谁不想有一个[]像都敏俊一样[]的男朋友?甜[]宠剧其实就是[]短剧版的《王[]子变青蛙》《[]命中注定我爱[]你》。

萌宝剧满足的是女性的母爱和攀比,不分年龄。萌宝剧的投流素材大部分是可爱的小孩子,而且通常会被设计成天才。很多虐恋剧里都会有萌宝元素,小孩子会保护自己的妈妈,惩罚自己的爸爸。

大女主复仇剧可以理解成是性转版男频剧。《重生八零年代当后妈》是典型的大女主剧。这其实就是女频爽剧,跟男频相比无非是把主角性别替换了一下。《黑莲花上位手册》是典型的女性复仇爽剧,你打了我,我马上甩你一巴掌,不等第二集。

很多人喜欢用[]下沉用户来形[]容短剧用户,[]我觉得有点不[]尊重的感觉。[]之前我们做过[]一个线下调研[],邀请了一批[]充值金额比较[]高的短剧付费[]用户,他们中[]有外卖小哥、[]滴滴司机,也[]有律师和房地[]产公司高管。[]我们其实很难[]用下沉或精英[]、成功或普通[]来定义短剧用[]户。

一位用户曾跟我说,他白天不喜欢看短剧,晚上工作结束后才喜欢看。他也知道短剧浮夸,但就是想看。难道说他晚上是下沉用户,白天就不是?

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: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?

刘羽砚对小程序短剧付费用户的分析

我认为爽是不[]分人群的。在[]我看来,短剧[]爆火是因为它[]触达了一群被[]所谓主流市场[]忽略的人群。[]在传统影视行[]业,一部爆款[]长剧的观影人[]群可能上亿,[]但中国足足有[]14亿人,很[]多人是不看长[]剧的——

因为被短视频影响,他们适应不了长剧的慢节奏;因为长剧演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联系,他们看不懂长剧;因为时间碎片化,心也静不下来,他们很难坐下来安安静静看一集45分钟的长剧。

短剧其实是时代的产物。

“流量费太高,单部破亿变难了”

剧点其实入行不算早,算是中期入场,在我们之前,花生、九州、容量等平台都已经做了很长时间。

在这个行业,短剧平台主要有两类,要么是投流型公司,要么是内容型公司。剧点因为是做新媒体小说起家,所以最强的是内容感知能力。

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: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?

现在剧点在杭[]州有200多[]名员工,内容[]部的员工占到[]一半。

剧本阶段,流程基本是剧本写好后由内容中心来筛选,剧本不行的打回去修改,通过了就拿去拍摄。

一个剧本看个[]一二十集差不[]多就能看出有[]没有卖相。这[]没有什么具体[]标准,主要凭[]感觉:有些剧[]本人物扁平、[]台词干瘪,极[]没意思,有些[]剧本里的元素[]你一看就觉得[]特别有意思,[]一想到最终呈[]现出的画面,[]就觉得观众会[]为你停留。

到了拍摄阶段,除非制作团队对内容的理解比我们强,不然基本是以我们公司的制作人为核心,不会把剧本丢给制作团队就不管了。

在我看来,短[]剧是介于短视[]频和长剧之间[]的一个产物。[]短剧的视听语[]言可以用长剧[]逻辑,但节奏[]一定要用短视[]频逻辑。比如[]“梅尼耶”这[]些大网红的短[]视频从音乐、[]运镜到卡点都[]让你觉得很燃[]很帅,这就是[]短视频逻辑。[]

以《龙王令》[]系列为例,小[]说可以让观众[]脑补,但视频[]是不需要用户[]动脑子的,放[]什么看什么,[]所以相比原著[]小说,我把《[]龙王令》的节[]奏调整得更快[],爽点更浓缩[]

成本方面,这些年短剧的制作成本是在逐渐走高的,但卷有卷的红利,比如《龙王令之陈平殿主》的制作投入远高于当时的行业平均水平,大爆之后,男频战神剧的制作投入一路水涨船高。

短剧的制作成[]本主要包括剧[]本、演员等。[]

公司编剧一般拿工资,如果是外面的编剧,一个剧本成交价1万-5万元的情况比较多。成交价在5万元以上的剧本非常少,一个月可能就成交1-2个。业内到底有多少写出过成交价5万元以上剧本的编剧,我没仔细算过,但应该不会很多。

演员方面,女[]频剧演员一般[]比男频剧演员[]更贵。因为男[]频剧的用户基[]本不会关心剧[]是谁演的,看[]完剧爽完了,[]他们可能连剧[]里演的什么都[]会忘掉,用户[]沉淀相对比较[]难。相比之下[],女频剧的用[]户看到让人眼[]前一亮的演技[]、剧情后就会[]记住演员,然[]后去社交媒体[]上讨论,所以[]女频剧的演员[]一般更有人气[]

但我不认为短[]剧的成本越高[]越能爆卖。很[]多人只看到了[]一些表面花里[]胡哨的东西,[]只模仿了一个[]壳,没有抓到[]内核。

另外短剧平台[]需要的是经济[]效益,量要拉[]上去,精品率[]也要保住。我[]们不可能每一[]部都是爆款,[]从剧本的创作[]、修改到拍摄[]、后期花费三[]个月时间。

投流阶段,短剧平台一般会搭建自己的投流体系,也会把短剧拿给分销公司去投流,最后各方分成。

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: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?

刘羽砚总结的短剧爆款方法论

盈利方面,短剧的盈利,每个项目都不一样,还得看单个项目的ROI和充值的高低,有的投资回报率能达到10倍以上,但大部分项目的毛利不会超过15%。

独家对话爆剧操盘手刘羽砚:短剧凭什么让2亿人花钱观看?

“DT商业观察”整理的短剧各环节收益情况

去年我们公司[]的爆款率在3[]0%左右,爆[]款剧的充值都[]在千万左右。[]我们公司也有[]一部分剧是亏[]损的。亏损的[]原因主要有两[]部分,一部分[]是投流费,不[]过投流相对可[]控,主要还是[]制作费。

去年,剧点累[]计上线了10[]0多部短剧,[]今年我希望能[]提高产能,每[]个月上线30[]部左右的短剧[]

2023年短[]剧的经济效益[]还是比较不错[]的,充值过亿[]的项目有很多[],比如《顾少[]的隐婚罪妻》[]《哎呀!皇后[]娘娘来打工》[]等项目都做到[]了充值过亿。[]

现在一个项目[]想上亿已经变[]得不容易了。[]因为流量费太[]高。短剧最开[]始是没有门槛[]的,但从去年[]到今年,已经[]有了相对比较[]高的门槛。

如果是创业做[]短剧平台,我[]觉得门槛还是[]非常高的。如[]果是制作公司[],只要你本身[]能力足够,是[]能赚到钱的,[]但竞争压力也[]比较大。

现在,短剧行业已经到了行业中期。

“短剧不是投流生意,内容才是核心”

有人觉得短剧最重要的是投流,但投流是可以相对标准化的。素材不够可以找一堆素材,团队建设可以按照流量逻辑去学习升级,如果一个投手能经常投出爆款,他的方法论也是可以复制的。

但内容不行,谁也没办法保证一个剧本一定能赚钱。一个短剧项目成功,是各个环节紧密配合的成果。至于具体是哪个环节发挥能量最大,场外人是无从得知的。每个项目的成功和失败都有它的独特性。

市面上比我们[]有钱的公司太[]多了,动辄几[]个亿,为什么[]很多还是没做[]起来?因为内[]容是非标品。[]

我认为内容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,我们也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内容建设上。短剧的制作团队很多都是临时组建的,但内容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,这也是平台的价值所在。

其实对短剧平[]台来说,也有[]一些难点需要[]思考。

高额分成问题。现在业内分成并没有标准和规范,分成模式还处于自由发展状态,比如项目产出的各个环节都希望拿高额分成。

短剧行业的分[]成习惯是从网[]文行业来的,[]因为现在业内[]大部分编剧都[]是从网文行业[]转过来的,占[]比70%以上[]。知名短剧编[]剧,10个里[]有8个是网文[]行业出身。

在网文行业,[]比如天蚕土豆[]写了一部《斗[]破苍穹》,只[]需要按照订阅[]给他个人分成[]。因为网文是[]由作者独立完[]成的,相比之[]下,短剧是集[]体创作的产物[],很难做到像[]网文行业一样[]的分成机制。[]短剧行业是一[]个比较新的行[]业,合理的分[]成模式还需要[]大家共同探索[]

同质化问题。在我看来,短剧上游的网文本身题材就比较雷同,只有那几个大类,而且大家也愿意躲在舒适区里,一个题材火了迅速去洗稿、跟风,马上拍,因为的确能吃到一波红利。

但我还是鼓励大家去突破创新,更新自己的内容理念,尝试更多新题材。只有真正做出突破的人才能吃到这个市场最大的红利。

你会发现所有的现象级爆款都有很高的创新度,《龙王令之陈平殿主》是在故事情节、表现形式上做了很多创新,《无双》则是把身份梗做到了极致,各方面的衔接切换非常自然。

剧情夸张问题。一段时间业内为了追求极致的虐恋开始无所不用其极,就差把女主杀了,当时一部剧情很夸张的短剧充值竟然跑到了3000多万元,说实话我也有点迷茫。

但我觉得这是[]不对的。这些[]短剧只是满足[]了一部分人的[]猎奇心态,不[]会是主流。短[]剧相比长剧逻[]辑性没有那么[]严谨,但不能[]没有逻辑,剧[]情莫名其妙是[]不行的。

定价太高质疑。目前短剧的定价是多方因素造成的,包括拍摄成本增加、买量成本太高等情况。

除了付费短剧[],现在业内也[]有平台分账短[]剧、品牌植入[]短剧这样的免[]费模式,我觉[]得免费一定会[]对付费模式有[]冲击。至于未[]来两种模式谁[]的占比更大,[]我没办法预测[]

行业未来问题。在我看来,就像《重生八零年代当后妈》靠着题材创新完成了破圈,让很多不看短剧的人开始看短剧一样,只要短剧不断突破和创新,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人看短剧,愿意为短剧付费。

但短剧行业不太可能出现类似网剧行业的《盗墓笔记》那样的超级短剧,短剧培养出超级网红的概率也比超级明星大。

未来短剧行业会一直存在,只是玩家会越来越少。我觉得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会一直存在,只要你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坚持把内容做好,用户就愿意为你的内容买单,就一定有你的市场。等大家都在红海里耕耘的时候,赛道不会消失,但很多公司会消失。

我觉得短剧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打破了传统影视行业的To B模式,完全面向观众。如果做一个长剧,可能3-5年后才知道观众喜不喜欢,但做短剧,从剧本到上线顶多三个月就能得到市场的验证。观众的充值、点击、评论会给我们最真实的反馈。

半年磨一个剧[]本,我觉得很[]多时候是一种[]消耗。我很喜[]欢短剧行业的[]快速、高效。[]短剧也是一个[]相对公平的赛[]道,内容好不[]好,一上线就[]知道了。我很[]喜欢让观众来[]验证我一段的[]时间的工作是[]对是错。

我曾经跟很多[]版权收入上千[]万/年的网文[]大神交流过,[]他们的创作经[]验让我意识到[]:我们这块土[]地上有很多人[]没有坐过飞机[],也没有上过[]本科,但他们[]是活生生的人[],他们也要看[]剧,也有精神[]愉悦的需求。[]

很多长剧放弃了这群观众,我们只不过做了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。

    版权归属: noBug
    本文链接: https://wucuo.com/post/804
    相关推荐

    评论区

    提示:本文章评论功能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