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音乐APP上,花10元就能成为“周杰伦”
在音乐APP上,花10元就能成为“周杰伦”
登录
在音乐APP上,花10元就能成为“周杰伦”
在音乐APP上,花10元就能成为“周杰伦”

在音乐APP上,花10元就能成为“周杰伦”

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锌刻度(ID:znkedu),作者:孟会缘,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。

自从“90后”周同在半个月前开始体验酷狗AIK,仅制作了一首歌的他就对这个功能升起了浓厚的兴趣,“有谁能拒绝在开车的时候,可以播放一首由自己的声音录制但效果堪比原唱的歌呢?”

对于这个自诩为行业首个AI创作工具与玩法,按照其功能介绍,用户只需录制一段60秒的声音,就能让AI模仿用户的音色,从而打造用户的专属音色音效,并借此制作成各种高难度的歌曲。

换句话说,或[]许过去的我们[]只能在音乐A[]PP上听AI[]歌手“洛天依[]们”献唱,而[]现在的我们却[]能通过AI翻[]唱功能变身为[]下一个“洛天[]依”。

谁也没有想到[],AI在音乐[]领域的渗透会[]如此迅猛:目[]前,国内至少[]已有3家可以[]为用户提供A[]I翻唱服务的[]平台,如酷狗[]音乐、QQ音[]乐以及全民K[]歌的“AI帮[]唱”功能,单[]首歌曲的制作[]费用为10元[],片段收费为[]5元。

甚至随着AI[]相关功能在音[]乐领域的不断[]落地,以后不[]只能圆人们的[]专业歌手梦,[]还能助力普通[]人成为像周杰[]伦这样的原创[]音乐制作人—[]—已进入Be[]ta测试阶段[]的网易天音,[]只需选择“A[]I一键写歌”[],就能将词曲[]编唱一键搞定[]

显然,音乐圈[]的“Chat[]GPT时刻”[]已经到来。

AI技术有欠缺,问题全在细节上

“one two three和[]后面都不是一[]个声音,里面[]每一个超都破[]音”

“伴奏声音把[]人声音盖住了[],能不能伴奏[]和人声音量分[]离开,可以自[]行调整的那种[]?”

“余香的2分[]57秒左右位[]置的卡顿有改[]好吗?一般要[]等多久啊?”[]

……

待在酷狗AIK用户交流群里的这半个月里,周同围观了数个同好向客服反馈的奇葩问题,“本来只是进群催催我想要的歌曲版权,但没想到AI翻唱的技术BUG会出得这么有特色。”

在音乐APP上,花10元就能成为“周杰伦”

酷狗AIK用户反馈的部分问题

根据自己的使[]用体验,周同[]告诉锌刻度,[]AI翻唱目前[]只能做到音色[]和本人相似,[]唱法基本要靠[]模仿原唱,咬[]字习惯和偏好[]也是随着原唱[]走,因此听成[]品的时候偶尔[]会觉得某些地[]方不像自己唱[]的,“整体只[]能说是像个八[]九分吧。”

这一点从另一[]位用户“Re[]”的反馈也能[]看出来。按照[]“Re”的说[]法,她在录制[]《大鱼》时,[]感觉自己的A[]I翻唱版本中[]有一个字的发[]音和整首歌曲[]不一样,听起[]来就像是变成[]了大舌头。

对此,客服在[]询问过技术人[]员后的答复是[],“绳索那两[]个字是发出来[]了的,只是A[]I的话,它目[]前人性化演唱[]技巧没那么好[],发声吐词会[]比较硬一点,[]原唱周深用了[]混声技巧唱出[]来比较顺一些[],这个目前技[]术无法调整到[]完全一致。”[]

在用户“顺其[]自然”看来,[]这些问题全都[]要归因于AI[]算法仍有欠缺[],“大体上听[]起来可以,但[]有些细节处理[]还是差不少。[]

更重要的是,平台方在进行技术调整时,有明显的下行趋势,“有些歌压根都跟不上节奏和调上,没制作之前用试听就能听出极大瑕疵,以前是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贴近原唱,但至少前提是用自己的声音做出的效果,比较符合真实唱的效果,但现在有些直接弄出电音来弥补,或者颤音像过电一样,还有个别歌曲某个词的一个字或尾音是直接掐断那种,如同这个音没唱完就瞬间断了,极不协调和生硬。”

在音乐APP上,花10元就能成为“周杰伦”

用户“鱼”为AI翻唱歌曲已花费过万

已经制作了一[]千多首AI翻[]唱歌曲的“鱼[]”也深表认同[],“真不如以[]前好听,优化[]一下吧。伴奏[]又大、声音又[]粗、吐词也不[]清晰,还不如[]以前的,虽然[]没有呼吸声,[]但至少听起来[]是好听的。”[]

从翻唱到写歌,音乐APP开始“圈钱”

不过,尽管A[]I翻唱技术还[]不够“丝滑”[],却已经足够[]让音乐APP[]借此变现了。[]

锌刻度从QQ音乐、酷狗音乐和全民K歌的相关业务板块看到,这三个头部音乐APP的“AI帮唱”功能,单首歌曲的制作费用为10元,片段收费为5元。此外,酷狗音乐还有一笔29.9元的下载费用。

在音乐APP上,花10元就能成为“周杰伦”

三大头部音乐APP的AI翻唱价格

“就是有点贵[],制作10元[],下载30元[],一套下来要[]40元一首歌[]。”一位酷狗[]音乐用户表示[],“官方说是[]因为版权问题[],AI翻唱歌[]曲不支持录屏[],只能选择付[]费下载。以前[]都可以,现在[]却不行,这样[]一改太不方便[]了,我都不想[]做歌了。”

除了收取AI翻唱歌曲的制作费,音乐APP们还盯上了AI技术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市场潜力。

自Suno在[]3月22日正[]式发布V3模[]型那天起,外[]界的关注焦点[]迅速投向了这[]个令人震惊的[]音乐生成工具[]上——可以不[]懂乐理,也不[]需要很专业的[]提示词,只要[]给出风格和主[]题的单词,几[]秒钟之后就可[]以生成一首有[]歌词、前奏、[]间奏、副歌的[]完整歌曲。

Suno在海[]外掀起巨浪的[]同时,国内市[]场的“类Su[]no”产品也[]已蓄势待发。[]

作为网易推出的一站式AI音乐创作工具,网易天音集成了如AI智能快速编曲、AI作词与创作、一键DEMO和虚拟歌姬歌声合成等多种功能,同样无需乐理知识,只需选择“AI一键写歌”,输入脑海中那些原本只能一闪而逝的灵感,就可以由AI辅助完成词、曲、编、唱,在生成AI初稿后,还支持词曲协同调整。据网易天音官网介绍,该产品已进入Beta测试阶段。

在音乐APP上,花10元就能成为“周杰伦”

已进入Beta测试阶段的网易天音

另外,锌刻度[]注意到,QQ[]音乐APP也[]上线了Sun[]oAI的业务[]板块,虽然还[]没有歌曲上传[]入口,但其功[]能介绍表明“[]SunoAI[]包含两个主要[]的音乐生成模[]型,即擅长歌[]唱和抒情表演[]的Bark,[]以及专注于创[]作乐器伴奏曲[]目的Chir[]p”。在该板[]块区域,不仅[]设置好了“趋[]势流行”“新[]鲜改编”“来[]点电子舞曲”[]“感受电音流[]行”“摇滚不[]止”“更多音[]乐探索”这六[]个AI音乐分[]区,官方还留[]下了一个问题[]:“你是如何[]理解Suno[] AI的音乐?[]”种种迹象不[]难看出,QQ[]音乐下一步想[]开展Suno[]AI业务的野[]心。

从用户评论来[]看,对AI写[]歌业务感兴趣[]的人,表现得[]也很踊跃:“[]音乐的本质是[]什么?是技巧[]吗,是各种乱[]七八糟的专业[]名词吗,难道[]不是打动人心[]?就此而言,[]AI已经实现[]了超越”“真[]的可以有这个[]板块”“一直[]在用,现在已[]经有好几首很[]好听的了,就[]是不知道咋上[]传”……

对此,一位Q[]Q音乐用户表[]示,“这玩意[]流行起来,真[]会让不少相关[]产业的人失业[],至少商业上[]议价能力会极[]大受损。原来[]觉得被 AI替代还早[]着呢,现在一[]看,恐怕这个[]趋势很快就会[]蔓延到音乐制[]作工作中去。[]

文生音乐持续迭代,作曲家“下岗潮”来了?

毫无疑问,A[]I技术已在成[]为音乐行业的[]下一个转折点[]

第一波察觉到“风暴”来临的是音乐圈相关人士。四月初,包括凯蒂·佩里、比莉·艾利什和妮琪·米娜等知名歌星在内,共有200多名音乐人联合发表了公开信,呼吁数字音乐开发商“停止使用人工智能侵犯和贬低人类艺术家的权利”,要求他们承诺不开发与之相关的AI音乐生成技术,不能拒绝向艺术家提供合理报酬等。音乐界的知名人士甚至还在信中警告称,“如果不加以控制,AI将引发一场逐底竞争。”

此前,这样的[]戏码已经在影[]视圈上演过。[]开年文生视频[]工具Sora[]的问世,令整[]个娱乐行业开[]始担心这项新[]兴技术会危及[]自己的生计。[]在去年的好莱[]坞编剧大罢工[]中,限制AI[]的使用是行动[]的核心诉求之[]一。

国内的暗潮涌[]动同样不少。[]除了QQ音乐[]和网易云音乐[]这样的垂直音[]乐平台,在对[]文生音乐的相[]关功能进行积[]极探索和体验[]测试外,还有[]更多互联网公[]司付诸行动。[]

去年,腾讯就[]发布了一款音[]乐理解生成框[]架M2UGe[]n。据悉,该[]模型融合了音[]乐理解和多模[]态音乐生成任[]务,能够进行[]音乐问答,还[]可以从文本、[]图像、视频和[]音频生成音乐[],并进行音乐[]编辑。

4月2日,昆仑万维推出了国内首款唯一对外开放的AI音乐生成大模型“天工SkyMusic”,并宣布即日起面向社会开启免费邀测。资料显示,该大模型能够支持生成80秒44100Hz采样率双声道立体声歌曲。后续还将逐步迭代和添加多模态的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力。

在音乐APP上,花10元就能成为“周杰伦”

图源自公众号天工AI助手

“AI作曲和[]人作曲是有差[]别的,尽管A[]I在全球各个[]领域迅猛发展[],包括音乐制[]作等,但AI[]仅仅是一个载[]体,不可能像[]人一样到位,[]始终替代不了[]人工。音乐是[]诞生于人的感[]情,而AI只[]能描绘感情,[]它本身没有感[]情。”湖南省[]文联副主席、[]省音乐家协会[]主席邓东源在[]接受长沙晚报[]的采访时如此[]表示。

部分业内人士[]认为,虽然业[]界频频传出A[]I会抢了作曲[]工作者饭碗的[]隐忧,但实际[]情况却是,目[]前的人工智能[]只是服务于人[]类支配的工具[],在其基础上[]衍生而来的文[]生音乐工具充[]其量不过是更[]聪明的工具,[]如今能替代的[]大都只是一些[]重复性、程序[]性的工作。

换句话说,AI制造的歌曲暂时还无法替代人工产物。而当下真正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AI技术与音乐领域进行更深度绑定,从10元的AI翻唱,到正在进行深度测试的SunoAI,AI应用落地的商业前景正被急速拓宽。

    版权归属: noBug
    本文链接: https://wucuo.com/post/885
    相关推荐

    评论区

    提示:本文章评论功能已关闭